8月9日,華為召開了2019年度的開發者大會。這場本來面向開發者和合作伙伴的行業大會,因為鴻蒙系統而變得備受關注,而EMUI10也因分布式技術而大放異彩。
5億日活、84%的升級率,這是EMUI過去幾年取得的成績。GPU Turbo、Link Turbo、方舟編譯器,每個技術進步的背后都是出于對用戶體驗的考量。這次的EMUI10更新除了分布式技術這項重大的底層優化外,還在UI設計上有了更多的改動。
極客之選(微信:Geekchoice)在第一時間體驗到了全新的EMUI10 BETA版本,除了更快、更強,它還有哪些值得注意的變化?下面我們就來聊一下這段時間的體驗感受。
引入「莫蘭迪色系」,EMUI變美了
「小面積高飽和度,大面積低飽和度」,基于這樣的設計原則,EMUI10在大面積用色上引入了「莫蘭迪色」。這種配色方案在時尚、家居領域十分流行,甚至被《延禧攻略》借鑒。它來源于意大利畫家喬治·莫蘭迪,在原有的色彩中加入了灰白色調,呈現出低飽和度效果。
基于這樣的特點,莫蘭迪色被運用到設計上時十分百搭,有「高級感」。華為把莫蘭迪色用在了聯系人界面上,背景顯得更柔和。
動效更符合直覺,「流暢感」提升
最讓人驚喜的是EMUI10對于動效的優化。大部分人知道,手機的「流暢感」要依賴于高性能的處理器,其實流暢的動畫同樣十分重要。用戶在使用手機時,手、眼、心的體驗都要統一,才能感覺到「流暢」。用手點擊屏幕,動效進行及時反饋,順滑的動畫會使眼睛感到舒適。圖形的運動軌跡必須符合自然物理規律,這樣心理反饋才不會影響用戶的認知。
具體到實際體驗中,EMUI10在點擊操作上加入了「彈性觸控」。在點擊圖標時,圖標下面好像是加了一層彈簧,這種回彈效果讓人感覺十分舒適,同時又不會影響響應速度。
更直觀的感受是在返回桌面的時候。在全面屏手勢下從屏幕底端上滑,應用界面會縮為圖標,并返回到桌面,它的運動軌跡不是直接縮小、以固定的動畫返回原來的位置,而是以拋物線的軌跡被「扔回」桌面,桌面和圖標之間就像拉了一根彈力繩,它的運動軌跡取決于你將圖標「扔回」的軌跡。
根據手勢方向、松手位置、滑動速度的不同,每次的返回動效都是不一樣的。這種符合物理規律的動效會讓整體動畫變得十分流暢,它不太容易用語言描述,大家可以看一下動圖展示。
雜志鎖屏變「智能」了,AI幫你自動排版
華為是「雜志鎖屏」的開創者,這個功能也被其它廠商紛紛效仿。在EMUI10上,雜志畫面的展示更加智能。每次亮屏時系統會展示一張精美壁紙,左右滑動可以切換。圖片和文字的排版遵循雜志風格,在AI算法的幫助下,系統會自動展示圖片中的重點部分,并將文字排版在合適的留白位置。
大標題、留白、網格系統、再加上適當的點綴,這些雜志化設計還延伸到了系統的多個地方。設置界面和通訊錄列表,每行之間的距離更大。天氣應用中有黃色的太陽圖標作為點綴。在備忘錄列表,雜志排版的圖文備忘瀏覽起來更加直觀。
深色模式不是簡單的反色,更要滿足舒適性和易讀性
在EMUI10上,用戶們呼喚已久的深色模式終于來了,在顯示設置中可以一鍵開啟。目前在設置、通知、自帶應用等界面,深色模式都已經完美適配。它的好處有很多,護眼、美觀、省電,華為在研發前做了大量的研究,力求在用戶使用深色模式時,同時滿足舒適性和易讀性。
由于人眼對色彩明度的感知存在差異,如果單純地對系統進行反色處理,有些顏色會在深色模式下引起眼睛的不適,比如黃色在黑色背景下就會顯的非常刺眼。華為根據人因實驗研究結果探索出了最優的呈現形式,在深色模式下,對文字和系統圖標的顏色進行合理的對比度優化,保證用戶在使用時的舒適性、易讀性。
EMUI 10的深色模式會開放給第三方應用,開發者只需要調用一個簡單的接口,就能完成自動適配。
相機中加入振動反饋,變焦操作更精準
相機作為華為手機的一大優勢,被很多用戶喜愛,EMUI10也對相機體驗進行了優化。最重大的改進是在操作中加入了振動反饋(可在系統聲音設置中開啟),切換相機的不同模式時,振動會伴隨音效,給用戶相應的反饋。在進行參數調節時,滑動進度條也有振動反饋。體驗提升最明顯的是變焦操作,每個滑塊層級都有微小的振動,在實際拍攝時更容易把控。
華為手機的相機界面功能圖標很多,在操作時可能會被手指遮擋看不清楚,EMUI10用大字體和突出顯示解決了這個問題。在切換不同模式時,功能名稱會以大字體在取景界面顯示。滑動進度條時,系統會把其它元素暫時隱去。這幾個細節讓整體相機的體驗提升了很多,在操作時更加精準、明確。
過去幾年里,華為一直在為EMUI上做很多底層進化,包括這次的分布式技術,它突破了設備間的互通壁壘,讓全場景的無縫體驗成為可能。同時,我們也很高興看到EMUI10在UI設計層面的進步,符合自然物理的動效、與聲音視覺結合的振動反饋,這些都是能直接提升用戶體驗的地方。更細膩的EMUI會給華為帶來更年輕化的用戶,這也是一個手機品牌贏得未來的重要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