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消息,美團云發布公告稱,“因業務調整,美團公有云將于2020年5月31日0:00起,停止對用戶的服務與支持,并回收資源。資源回收后將無法找回數據,為避免給您帶來不便,請您盡快進行數據的備份或系統遷移。您也可以通過工單,提交退款申請。”
美團云(MOS)是美團推出的公有云平臺,為用戶提供穩定的公有云服務器。公有云通常指第三方提供商為用戶提供的能夠使用的云,公有云的核心屬性是共享資源服務。這種云有許多實例,在當今整個開放的公有網絡中提供服務,能夠以低廉的價格,提供有吸引力的服務給最終用戶。公有云作為一個支撐平臺,還能夠整合上游的服務提供者和下游最終用戶,打造新的價值鏈和生態系統。
在中國做公有云的有阿里云、騰訊云、百度云、青云、世紀互聯(微軟Azure)、亞馬遜AWS、等。美團是中國第一家將服務器完全遷移到云上的TOP5電商網站,美團云2015年5月開始獨立運營并開放服務,2017年6月獲得云服務業務許可證牌照。截至2017年5月,美團云客戶數量已經超過4萬。
早前美團云總經理李爽最終決定加入公有云市場表示,“依托美團點評在電商、餐飲、酒店、旅游等行業的技術積累,美團云可以幫助更多行業相關企業業務云化,同時填補成長型互聯網公司對云計算服務的需求。”
亞馬遜、阿里都是從電商起家的,而他們兩家分別是國外、國內體量最大的,所以,大規模的電商網站具有把云做好的天然優勢:一是云的核心技術一定是由規模驅動的,大規模的電商在這方面有更深的積累。二是美團擁有的大數據相關實施經驗,使得美團云能夠對外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大數據融合解決方案。
美團在具備優勢的同時,也存在很多風險。美團云借助集團用戶能迅速滲透,但是對于云業務來說,政府、金融、游戲、教育等行業是阿里云和騰訊云的地盤,與之競爭起來相對困難。
國內公有云市場增長快,市場規模也很大,但是這個市場的投資、技術和生態建設等壁壘都很高,需要長期持續的投入,不然很難有成績。云業務盈利周期比較長,需要拼資源、拼技術還要拼服務。
在2017年,阿里云就有了破百億的銷售收入,在中國市場阿里份額接近50%,今天的阿里云已經在世界范圍內形成47個可用區。劉強東曾提出“京東云必須做成”,雷軍也承諾未來投入10億美元支持金山云發展,未來行業的競爭會十分激烈。隨著公有云市場競爭的深化,將會有更多宣稱公有云的廠商會選擇將戰略核心轉移至細分市場,甚至以托管云、私有云為未來的核心業務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