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團外賣小哥登上了美國《時代周刊》,成為抗疫群像中唯一的華人面孔。這是怎么回事呢?
本期美國《時代周刊》封面發布了六封面疫情特刊,其中美團外賣騎手高治曉作為唯一華人面孔登上封面。疫情期間,外賣騎手們挺身而出,順利保障了居民日常飲食生活,成為城市街道上最亮眼的顏色。
《時代周刊》主編寫道:“對于TIME的所有人來說,在這樣的時刻,我們感到最大的責任感是向全球超過 1 億人的觀眾提供可信賴的信息和指導。”
其中,美團外賣的騎手高治曉作為唯一華人面孔登上封面。 《時代周刊》對高治曉的介紹語為:
高治曉, 32 歲,北京。自從中國爆發疫情以來,送貨司機高治曉必須接受健康檢查,每天花 20 分鐘為自己的摩托車和衣服消毒,然后才能上路。他尚未感染病毒,但每天都會面臨健康風險。
在《時代周刊》同步發出的短片中,高治曉說,“說實話,我每天也會感到彷徨和擔心。比如說,哪天自己一個咳嗽或有點頭暈,就會聯想會不會自己得病了,因為每天接觸和服務那么多人。但我知道,我是在幫助更多的人,這才是讓我感到最開心的。”
據了解,中國有 300 多萬名外賣騎手,在疫情期間堅守崗位,為有需要的人們,送去賴以生存的生活物資。他們穿梭在大街小巷,為武漢的醫護人員送“醫護緊急專供餐”,為用戶送餐送藥,版外地隔離的用戶喂貓遛狗等。
大家對外賣小哥也變得更為依賴、理解和尊重,外賣騎手這個職業也獲得官方認可。 2020 年 2 月人社部也將“網約配送員”納入了國家職業大典。疫情期間他們化身“城市擺渡人”遞送的不僅僅是生活中的柴米油鹽,更是每一個人心中的希望。《時代周刊》評價他們:“這是一種非凡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