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發文稱,針對《電子商務法》實施后,屢遭消費者投訴的在線旅游捆綁搭售問題是否得到有效遏制的問題,北京市消協委托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開展了互聯網消費捆綁搭售問題調查。
據悉,本次體驗調查選取26個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互聯網平臺作為體驗對象,其中包括10個在線旅游平臺、8個網絡票務平臺、6個網絡購物平臺和2個網絡餐飲平臺。
體驗調查結果顯示,在對26個互聯網平臺進行的74個模擬消費體驗樣本中,有8個樣本存在涉嫌捆綁搭售問題,占比10.81%。涉嫌捆綁搭售問題全部集中在在線旅游平臺的機票和火車票預訂項目。其它網絡購物、票務和餐飲平臺均未發現明顯捆綁搭售問題。
其中,體驗人員在驢媽媽平臺體驗預訂景點門票時,發現故宮門票均綁定了內館門票、導覽、講解等收費項目,沒有單賣的故宮門票供選擇,涉嫌強制消費。在馬蜂窩平臺體驗預訂機票時,發現用“安心出行”代替“購買保險”;在途牛平臺體驗預訂機票時,用“買份放心”代替“購買保險”。這些表述語言模糊,意思不夠明確,且帶有較強的暗示,涉嫌誤導消費者,體驗預訂飛機票和在智行平臺體驗預訂火車票時,彈出的推薦保險頁面,“購買保險”選項的顏色醒目且字號較大,“不購買保險”選項的顏色較淡且字號較小。這些行為涉嫌誤導消費者。
此外,體驗人員在途牛、智行、去哪兒、驢媽媽、高鐵管家等平臺體驗預訂火車票時,如果選擇不購買或取消綁定收費項目,均會出現“出票慢,可能需要排隊”、“排隊出票”等提示內容,提示不選擇收費項目就會出票較慢,涉嫌變相誘導選擇收費項目。體驗人員在途牛平臺體驗預訂景點門票時,沒有綁定收費項目的故宮門票只能當天或提前幾天預訂,而綁定了收費項目的故宮門票卻可以提前較長時間預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