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狀
調查了一下,主要有兩種主流方式,WebRTC或者Flash。
1.WebRTC(不支持IE瀏覽器,已排除):網頁實時通信(英語:WebReal-TimeCommunication)的縮寫,是一個支持網頁瀏覽器進行實時語音對話或視頻對話的API。它于2011年6月1日開源并在Google、Mozilla基金會、Opera支持下已經成為ISO通信標準,跨平臺(pc,安卓,iso),是未來趨勢。
2.Flex+FMS方式實現(采用),優點是:FMS服務器是Adobe公司開發的基于Flash技術的主要支持流媒體的服務器軟件,技術優勢明顯,方便的流媒體應用實現方式,穩定的運行狀態。缺點,FMS是付費的,而且價格不菲(中文版價格¥65400)。
二、數據流量分析(FMS)
互聯網的音視頻傳輸主要測算方式是根據畫面分辨率及其壓縮比得出的碼流(DataRate)來計算視頻數據量的負載。首先,要明確一下幾點問題:
1、通常一個在線觀眾要流暢的觀看標清視頻需要大概30k~40k的帶寬流量。
2、帶寬的換算方法是128k的流量需要1M的網絡帶寬。
3、服務器所要負載的帶寬是按可承載的最高并發流量計算出來的。并發流量是指同時訪問資源的流量值,如果是利用FMS技術,要想滿足并發流量的需求就需要將流量累加。如100人同時訪問視頻資源則可計算出:
100人*30k=3000k
3000k÷128k/M=23.4M(約20M帶寬)
如果網站的視頻觀眾最高并發量時達到100人,就需要至少20M的帶寬;
如果網站的視頻觀眾最高并發量時達到1000人,就需要至少200M的帶寬;
如果網站的視頻觀眾最高并發量時達到5000人,就需要至少1000M的帶寬;
目前,國內正規服務器提供商常規配置:
30M寬帶費用3萬元/年(阿里云4核8G內存),
50M寬帶費用5萬元/年(阿里云4核8G內存),
100M帶寬費用10萬元/年(阿里云4核8G內存)。
以上測算均為理論值,并且是滿負荷計算,在實際運營中服務器不會僅考慮滿負荷和理論情況,大都在該基礎上采用成倍數量級的服務器帶寬資源來保障運行安全。
三、P2P(FMS5.0)
P2P技術可以解決流量過大的問題。FMS5.0以前可以用FMS+stratus(也是adobe的技術)來實現p2p視頻,網上說理論上可以節省70%~90%的流量。從現在查到的資料來看FMS5.0以后也可以實現p2p.
所以說,按照上一節的結果,如果100人在線的話,
30M*(10%~30%)≈3M~10M,一年的服務器費用大概在10000元。
四、開發費用:
1.FMS授權:60000元
2.服務器費用:10000元
合計:70000元
五、開發周期:2~3人月。
1.Demo中實現基本視頻功能:5人天(0.25人月)
2.Demo實現p2p功能:10人天(0.5人月)
3.整理分析網站視頻模塊需求:2人天(0.1人月)
4.實現網站視頻模塊需求:20人天(1人月)
5.測試,完善5天(0.25人月)。
6.部署并排查5天(0.25人月)
合計,2.35人月。
2014-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