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a中字符串可以使用""或''聲明,類似Javascript中的用法。
> ="sdfdsf"
sdfdsf
> ='sfdd'
sfdd
> ='abc"'
abc"
> ="abc'"
abc'
同Java、Python一樣,Lua的字符串是不可修改的值,可以通過string.gsub函數來替換字符串中的子串:
> s = string.gsub('abc def', 'def', 'efg')
> =s
abc efg
另外,Lua的字符串和其他Lua對象(如table和函數等)一樣,都是自動內存管理機制所管理的對象。Lua能夠高效的處理長字符串,操作100K或者1M的字符串是常見的。
另外同Python一樣,可以輕松使用塊字符串:
page = [[
<html>
<h1>hello world</h1>
</html>
]]
Lua提供了運行時的數字與字符串的自動轉換:
> ='10' + 1
11
> ='hello' + 1
stdin:1: attempt to perform arithmetic on a string value
stack traceback:
stdin:1: in main chunk
[C]: in ?
> ='10'*'2'
20
Lua不僅會在算術操作中執行這種強制轉換,還會在其他任何需要數字的地方這么做。相反,如果Lua期望一個字符串,而得到一個數字時,會將數字轉換為字符串。
> =10 .. 20
1020
在lua中..是字符串連接操作符;
但是不要依賴這種類型轉換,10 == "10"為false,因為類型不同。
如果想把一個字符串轉換為數字,可以使用tonumber,如果不能轉換,返回nil;反過來,可以使用tostring將數字轉換為字符串。
有趣的是:tostring(10) == "10", 10 .. "" == "10";
另外在Lua5.1中,可以使用#來獲取字符串的長度
> =#"3223"
4
> a = "3224"
> =#a
4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0在Lua中含義不同于其他語言如C.
> ='abc\0abc'
abcabc
> =#'abc\0abc'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