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七 服務器機箱
服務器機箱概述
企業用戶的需求與一般家庭用戶明顯不同,才使得其服務器單從外觀上看就要比普通PC要特別得多。服務器機箱通常有一般的機箱或是中型塔式機箱所不具備的附加功能,以確保服務器能夠長時間連續正常運做。因此選擇一款合適的機箱產品,對于服務器系統的正常和穩定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企業服務器機箱
一、漫談
對于服務器機箱的選擇來說,散熱性、冗余性和可靠性是三個不可或缺的元素,一款出色的服務器機箱,必然在這三個方面有著出眾的表現,而PC機箱中很重要的外觀,在服務器機箱上卻是華而不實的毫無用處。
1、 服務器要求的是長年累月24小時運行,因此,對系統穩定性的要求甚至超過了性能。熱量是主機長期穩定運行的頭號敵人,而在機架式服務器狹小的空間內,又云集了高主頻CPU、專用內存和萬轉SCSI硬盤這些發熱大戶。在這種情況下,服務器機箱內通常配備了多個大口徑的渦輪風扇,保證機箱前后方向的空氣流通,及時帶走熱量。而專業的服務器機箱更是專門配備了冗余式的風扇,當某個風扇在運行中出現停轉或者轉速過低的情況,備用風扇立刻就可以自動啟動接替故障風扇,保障系統的正常散熱。
2、 無論PC或者服務器,電源都是當之無愧的動力源泉。作為整臺系統的心臟,專業服務器機箱也會采用冗余電源的設計,當一臺電源故障或者輸出電壓不正常時,另一塊電源立即自動接替其工作,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
3、 另外,機箱的用料方面也很重要,鋼板的厚薄,用料的好壞,直接反應的就是屏蔽電磁干擾、保證系統穩定運行的能力。
二、特性面面觀
1、 電源部分。雙電源系統對于企業網絡服務器來說非常重要,現在的服務器機箱可以在不關閉服務器的情況下更換出現問題的電源,而無需關閉服務器進行調試;這是一個極大的改進,因為在正常情況下關閉服務器會影響到很多用戶。
2、 系統風扇部分。要保證服務器全天正常運做就必須確保所有的組件都工作在正常溫度下,服務器機箱通常都需要在關鍵位置上配備多個散熱風扇以確保機箱內的空氣流通。
3、 驅動器擴充槽。良好的服務器機箱應該充分考慮其升級能力。一個服務器機箱通常都要配備足夠的驅動器擴充槽以滿足目前使用及未來的升級所需。比如3.5"擴充槽(軟驅/ZIP驅動器)、5.25"擴充槽,可以安裝光驅、磁帶機,當然還可以配置多個硬盤。
推薦品牌:iok、聯志、金河田
開篇八 操作系統
網絡操作系統
網絡操作系統(NOS),是網絡的心臟和靈魂,是向網絡計算機提供網絡通信和網絡資源共享功能的操作系統。它是負責管理整個網絡資源和方便網絡用戶的軟件的集合。由于網絡操作系統是運行在服務器之上的,所以有時我們也把它稱之為服務器操作系統。
網絡操作系統與運行在工作站上的單用戶操作系統(如WINDOWS98等)或多用戶操作系統由于提供的服務類型不同而有差別。一般情況下,網絡操作系統是以使網絡相關特性最佳為目的的。
如共享數據文件、軟件應用以及共享硬盤、打印機、調制解調器、掃描儀和傳真機等。一般計算機的操作系統,如DOS和OS/2等,其目的是讓用戶與系統及在此操作系統上運行的各種應用之間的交互作用最佳。
目前局域網中主要存在以下幾類網絡操作系統:
1. Windows類
對于這類操作系統相信用過電腦的人都不會陌生,這是全球最大的軟件開發商--Microsoft(微軟)公司開發的。微軟公司的Windows系統不僅在個人操作系統中占有絕對優勢,它在網絡操作系統中也是具有非常強勁的力量。這類操作系統配置在整個局域網配置中是最常見的,但由于它對服務器的硬件要求較高,且穩定性能不是很高,所以微軟的網絡操作系統一般只是用在中低檔服務器中,高端服務器通常采用UNIX、LINUX或Solairs等非Windows操作系統。
在局域網中,微軟的網絡操作系統主要有:Windows NT 4.0 Serve、Windows 2000 Server/Advance Server,以及最新的Windows 2003 Server/ Advance Server等,工作站系統可以采用任一Windows或非Windows操作系統,包括個人操作系統,如Windows 9x/ME/XP等。
在整個Windows網絡操作系統中最為成功的還是要算了Windows NT4.0這一套系統,它幾乎成為中、小型企業局域網的標準操作系統,一則是它繼承了Windows家族統一的界面,使用戶學習、使用起來更加容易。再則它的功能也的確比較強大,基本上能滿足所有中、小型企業的各項網絡求。雖然相比Windows 2000/2003 Server系統來說在功能上要遜色許多,但它對服務器的硬件配置要求要低許多,可以更大程度上滿足許多中、小企業的PC服務器配置需求。
2. NetWare類
NetWare操作系統雖然遠不如早幾年那么風光,在局域網中早已失去了當年雄霸一方的氣勢,但是NetWare操作系統仍以對網絡硬件的要求較低(工作站只要是286機就可以了)而受到一些設備比較落后的中、小型企業,特別是學校的青睞。人們一時還忘不了它在無盤工作站組建方面的優勢,還忘不了它那毫無過份需求的大度。
且因為它兼容DOS命令,其應用環境與DOS相似,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具有相當豐富的應用軟件支持,技術完善、可靠。目前常用的版本有3.11、3.12和4.10 、V4.11,V5.0等中英文版本,NetWare服務器對無盤站和游戲的支持較好,常用于教學網和游戲廳。目前這種操作系統有市場占有率呈下降趨勢,這部分的市場主要被Windows NT/2000和Linux系統瓜分了。
3. Unix系統
目前常用的UNIX系統版本主要有:Unix SUR4.0、HP-UX 11.0,SUN的Solaris8.0等。支持網絡文件系統服務,提供數據等應用,功能強大,由AT&T和SCO公司推出。這種網絡操作系統穩定和安全性能非常好,但由于它多數是以命令方式來進行操作的,不容易掌握,特別是初級用戶。正因如此,小型局域網基本不使用Unix作為網絡操作系統,UNIX一般用于大型的網站或大型的企、事業局域網中。
UNIX網絡操作系統歷史悠久,其良好的網絡管理功能已為廣大網絡 用戶所接受,擁有豐富的應用軟件的支持。目前UNIX網絡操作系統的版本 有:AT&T和SCO的UNIXSVR3.2、SVR4.0和SVR4.2等。UNIX本是針對小型機 主機環境開發的操作系統,是一種集中式分時多用戶體系結構。因其體系 結構不夠合理,UNIX的市場占有率呈下降趨勢。
4. Linux
這是一種新型的網絡操作系統,它的最大的特點就是源代碼開放,可以免費得到許多應用程序。目前也有中文版本的Linux,如REDHAT(紅帽子),紅旗Linux等。在國內得到了用戶充分的肯定,主要體現在它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方面,它與Unix有許多類似之處。但目前這類操作系統目前使仍主要應用于中、高檔服務器中。
總的來說,對特定計算環境的支持使得每一個操作系統都有適合于自己的工作場合,這就是系統對特定計算環境的支持。例如,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適用于桌面計算機,Linux目前較適用于小型的網絡,而Windows 2000 Server和UNIX則適用于大型服務器應用程序。因此,對于不同的網絡應用,需要我們有目的有選擇合適地網絡操作系統。
推薦品牌:Windows XP、Windows 2003、Linux
開篇九 硬盤陣列卡
輕松認識RAID卡
我們都知道,在服務器上實施RAID(冗余磁盤陣列)是保護數據不受硬件故障影響的必要手段,但是許多客戶其實還并不熟悉RAID。
RAID是英文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即為獨立磁盤冗余陣列,或簡稱磁盤陣列。簡單的說,RAID是一種把多塊獨立的硬盤(物理硬盤)按不同方式組合起來形成一個硬盤組(邏輯硬盤),從而提供比單個硬盤更高的存儲性能和提供數據冗余的技術。
組成磁盤陣列的不同方式稱為RAID級別(RAID Levels)。RAID技術經過不斷的發展,現在已擁有了從 RAID 0 到 6 七種基本的RAID級別。另外,還有一些基本RAID級別的組合形式,如RAID 10(RAID 0與RAID 1的組合),RAID 50(RAID 0與RAID 5的組合)等。不同RAID 級別代表著不同的存儲性能、數據安全性和存儲成本。
RAID卡就是用來實現RAID功能的板卡,通常是由I/O處理器、SCSI控制器、SCSI連接器和緩存等一系列零組件構成的。不同的RAID卡支持的RAID功能不同。RAID卡第一個功能是可以讓很多磁盤驅動器同時傳輸數據,而這些磁盤驅動器在邏輯上又是一個磁盤驅動器,所以使用RAID可以達到單個的磁盤驅動器幾倍、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速率。第二個重要功能就是其可以提供容錯功能。
這里注意,接口是指RAID卡支持的硬盤接口。目前主要有三類:IDE接口、SATA接口和SCSI接口。
IDE接口
IDE的英文全稱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電子集成驅動器),IDE這一接口技術從誕生至今就一直在不斷發展,性能也不斷的提高,其擁有的價格低廉、兼容性強的特點,綜合這些因素,使其造就了其它類型硬盤無法替代的地位。
IDE代表著硬盤的一種類型,但在實際的應用中,人們也習慣用IDE來稱呼最早出現IDE類型硬盤ATA-1,這種類型的接口隨著接口技術的發展已經被淘汰了,而其后發展分支出更多類型的硬盤接口,比如ATA、Ultra ATA、DMA、Ultra DMA等接口都屬于IDE硬盤。
SATA接口
使用SATA(Serial ATA)口的硬盤又叫串口硬盤,是未來PC機硬盤的趨勢。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邁拓這幾大廠商組成的Serial ATA委員會正式確立了Serial ATA1.0規范。
Serial ATA采用串行連接方式,串行ATA總線使用嵌入式時鐘信號,具備了更強的糾錯能力,與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區別在于能對傳輸指令(不僅僅是數據)進行檢查,如果發現錯誤會自動矯正,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數據傳輸的可靠性。串行接口還具有結構簡單、支持熱插拔的優點。
SCSI接口
SCSI的英文全稱為“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計算機系統接口),是同IDE完全不同的接口。SCSI接口具有應用范圍廣、多任務、帶寬大、CPU占用率低,以及支持熱插拔等優點,但較高的價格使得它很難如IDE硬盤般普及,因此SCSI硬盤主要應用于中、高端服務器和高檔工作站中。
推薦品牌:Adptec、Lsi、Rocket
開篇十 雙核處理器
Intel雙核處理器
說起Intel雙核處理器,它與AMD相比的確晚了一些,尤其是雙核服務器處理器。但作為CPU領域的巨人英特爾,一直也是雙核心處理器推廣的積極擁護者,憑借著其先進的技術率先將主力雙核Pentium D投放市場。
2005年5月26日,英特爾正式發布了雙內核Pentium D處理器,這款處理器并不是面向服務器市場,而是面向桌面市場。2005年10月11日,英特爾公司在北京發布其首款面向入門級雙路服務器的雙核、超線程英特爾至強處理器。
全新的至強處理器預計將可以幫助提高當今雙路64位服務器的性能高達50%,其它特性包括英特爾64位內存擴展技術、超線程(HT)技術、英特爾病毒防護技術、按需配電等?;谶@些處理器的服務器非常適合用于諸如網絡服務器、基礎設施和電子郵件等應用。
1、Pentium D處理器
Pentium D處理器是將兩顆獨立的處理器核心集成在一塊LGA 775基板,每一個獨立的核心都支持HyperThreading,這樣,Pentium D處理器就可以支持兩個虛擬處理器,另外每一個獨立的物理核心都提供了1MB 的二級緩存。
現在我們已經認識到多線程“Multithread”和多任務“multitask”技術的重要和先進性,也許今后的計算機將會重點發展這兩項技術。微軟的windows 操作系統就支持多線程技術,可以充分發揮英特爾雙核心Pentium D處理器的最大效能。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支持雙核心處理器軟件的發布,英特爾雙核心Pentium D處理器的表現將會越來越出色。
戴爾推出了安裝英特爾Pentium D處理器的雙內核服務器,此舉使戴爾雙內核處理器的促銷攻勢又出新彩,雙內核處理器將增強通用型服務器的處理能力。 英特爾公司修改了個人電腦的主流芯片,將雙內核處理器用于處理簡單企業業務的服務器,這類簡單業務有電子郵件、文件服務和共享網絡接入。
新型戴爾PowerEdge SC430服務器的市場目標是小企業,與前一型號PowerEdge SC420相比,戴爾將服務器儲存能力和高速數據傳輸通道數量提高了兩倍。經設計,SC430可運行Windows Sever 2003、紅帽子或Suse Linux操作系統
2、雙核至強處理器
英特爾的雙核至強服務器處理器提供了全新水平的服務器性能和靈活性,為企業提供了更出色的平臺,以更好地處理復雜、同步交易和不斷加重的工作負載?;陔p核英特爾至強 處理器的服務器平臺是多線程和多任務應用環境的理想解決方案。
它擁有2.80 GHz的運行速度和800 MHz系統總線,每個內核獨享2 MB二級高速緩存,并將采用英特爾E7520芯片組。由于每個內核都配置了其自己的高速緩存,所以系統總線上的數據量將大為減少,而且每個內核都可以更快地存取數據。
雙核至強處理器能夠在不大幅增加功耗的情況下顯著提升處理能力,從而使企業能夠更有效地擴展其計算解決方案,同時降低成本。通過在每個處理器中集成更多核,未來的英特爾 處理器將可進一步擴展這些優勢,從而有望不斷提高服務器性能。
全新雙核英特爾至強處理器顯著提升了關鍵業務應用的性能,能夠通過提高計算密度、安全性與可擴充性、降低功耗以及更多其它方式來幫助企業抑制數據中心的成本。隨著雙核至強處理器的推出,國內外服務器廠商象戴爾、方正、IBM、惠普、聯想、寶得、浪潮等都推出雙核至強服務器產品。
3、雙核安騰處理器
雙核安騰(核心代號Montecito),Montecito的性能提升主要來自于雙核架構、超線程技術和大容量緩存。由于它集成了兩個安騰2處理器的核心,它每時鐘周期可并行處理的指令數就從安騰2的6條增加到了12條,超線程技術則提升了它的工作效率。
它容量高達26.5MB的二級和三級緩存(每核心獨享12MB三級緩存和1.25MB二級緩存)與二三級緩存總容量最高達9.25MB的安騰2相比,提高了近兩倍。
采用90納米制程的雙核處理器在性能上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已經超過了Itanium 2 9M近四分之一的性能,這主要是得益于兩顆核心、高達27MB的緩存、改進的超線程技術等。
在系統帶寬上,由于前端總線時鐘頻率速度從安騰2的400MHz提升到了667MHz,加上DDR2、雙獨立總線等技術的導入,Montecito平臺的系統帶寬可達目前安騰2系統的3倍。
開篇十一 雙核處理器
AMD雙核處理器
一、雙核心處理器的由來
我們知道,在處理器的技術發展中,處理器制造商無不把頻率的提升放在首位,而且這似乎已成為一種標準,由此展開了競相追逐的頻率競賽。目前處理器的發展就處于這樣一種狀態,越來越高的處理器率頻帶來驚人的高功耗。因此,處理器技術的發展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也成為CPU大廠角逐市場主導地位的籌碼
所以在發展的處理器技術中,雙核心處理器技術就初露端倪,成為技術開發熱點。在這種技術中,通過新的封裝技術,將兩顆處理器芯片,整合成為一顆處理器,一顆處理器中有兩個核心,在操作系統看來,它是實實在在的雙處理器,可以同時執行多項任務,理論上說,這可以將系統性能提高50%至70%的幅度。
實際上,在服務器領域里,我們已看到了雙核心處理器,甚至多核心處理器;在多核心處理器的發展中,也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最初采用SMP(Simultaneous Multi-Processor,同步多處理器)方式,將多個處理器置于一個系統之下協同工作,以此來提升性能。
后來為了降低成本開發人員逐漸考慮是否能夠將兩個處理器或是處理核心集成到一個芯片上面來,為此而出現了SMT(Simultaneous Multi-Threading,同步多線程)技術和CMP(Chip Multi-Processor,單芯片多處理器)架構。因而,技術人員將開發重點更多地投入在CMP架構上面,相應地在服務器市場也推出了一些雙核心和多核心處理器的身影。
二、認識AMD雙核處理器
AMD雙核產品的架構在單核的時代就已經做了充分的考慮,AMD Opteron核心內部擁有三個Hyper Transport總線控制單元,分別用于處理其與北橋芯片、PCI-X控制器和其它處理器的連接,這個與其它處理器的連接指的就是多處理器技術。
在與其它處理器的連接上,如果是雙路系統,兩枚Opteron可以借助16位、6.4GBps帶寬的Hyper Transport總線直接連接。
雙核心處理器是AMD64的直連架構所帶來的又一個突破性成果。因為AMD64技術一開始就是為雙核心技術而設計的;與其他雙核心系統不同,基于AMD64技術的雙核心處理為現有基礎設施提供了一種無需中斷正常業務的升級方式.
雙核皓龍處理器采用了獨特的設計,可兼容現有的x86軟件,無論是單線程還是多線程應用。這意味著來自300多家ISV的1300多種應用軟件都將能夠支持雙核皓龍處理器,用戶只需要進行一次簡單的BIOS升級,而不需要改動任何代碼。包括市場領先的操作系統、開發軟件、數據庫、IT基礎設施和圖形設計工具供應商在內的30多個戰略性軟件合作伙伴先后對雙核皓龍的問世表示大力支持。一些著名的操作系統包括Solaris 10和兼容雙核心Linux操作系統,以及即將面世的Windows 64位版本都針對AMD64雙核心技術進行了專門的優化。
雙核心架構對于目前的x86服務器來說肯定是一次重大的升級,通常升級時擺在我們面前的無非是新型cpu接口不兼容和對功耗需求更高等問題,但這些問題在這個新設計的AMD雙核心Opteron中完全不存在。處理器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功耗了,在功耗方面AMD將把雙核心產品的功耗維持在95W甚至更低的水平,這就意味著你在升級到雙核心系統后仍可以繼續使用以前的機箱和散熱系統。
三、AMD雙內核處理器的優點
1、架構優勢
AMD皓龍處理器從一開始設計時就考慮到了添加第二個內核,兩個CPU內核使用相同的系統請求接口SRI、HyperTransport技術和內存控制器,兼容90納米單內核處理器所使用的940引腳接口。因此可以說,AMD的技術架構為實現雙核和多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AMD直連架構(也就是通過超傳輸技術讓CPU內核直接跟外部I/O相連,不通過前端總線)和集成內存控制器技術,使得每個內核都自己的高速緩存可資遣用,都有自己的專用車道直通I/O,沒有資源爭搶的問題,實現雙核和多核更容易。
2、平滑升級
AMD的雙核CPU跟現有單核CPU接口規格(管腳數)、功耗一樣,因此從單核換成雙核,不需要更換芯片組、主板、電源,只需要升級BIOS軟件、拔下單核處理器插上雙核處理器就行了,芯片組、主板、電源廠商不用投入新的研發成本,價格會按半導體市場的規律自然降低,用戶現有的設備也可以通過升級CPU提升性能。因此在應用上具備一個非常大的優勢,那就是功耗不變。對于高密度的服務器如數據中心來說,就具備了很大的優勢,不需要增加額外的散熱設備,就可以立即提升系統的性能,降低總擁有成本。
3、低功耗
AMD公司用于服務器和工作站的雙核皓龍處理器,其功耗在95W以下。AMD將內存控制器集成在處理器之內,內存控制部分不需要額外的能源消耗,處理器能耗的降低還可以帶來整機系統散熱方面的能源節約。因此,采用AMD處理器生產的服務器,能源效率有很大的提高。
最新的AMD雙核皓龍處理器還采用了支持優化電源管理的AMD PowerNow!TM技術,這項技術能夠讓操作系統根據處理器的負荷量,動態地調整電源供應,減少用電成本,提高IT投資回報率。試驗表明,采用AMD PowerNow!TM技術的皓龍處理器在系統空閑時,節電比例高達75%。
4、眾廠商的支持
近來AMD雙核皓龍處理器榮獲“2005年TechEd最佳”獎,該獎是由Windows IT Pro和SQL Server雜志在微軟2005 TechEd大會上評選出來的。這是AMD64技術連續兩年在微軟為IT專業人士和開發商舉辦的盛會上獲此殊榮。2004年,AMD64平臺憑借在行業標準64位架構方面的技術創新,榮膺“2004年TechEd最佳”大獎。
在服務器方面,惠普、IBM、Sun、曙光、Cray、Supermicro、Egenera等在內的眾多國內外頂級計算機廠商都推出了基于AMD雙核處理器的系統。隨著眾多OEM廠商的加盟,包括微軟技術中心(MTC)在內的眾多商業用戶逐步加大基于AMD雙核皓龍處理器的企業級計算平臺的部署力度。
四、小結
AMD的雙核技術是真正在一個晶元(芯片)集成兩個內核,內核之間可以高速通信,計算性能大幅提高。而且,AMD可以實現從單核到雙核的平滑升級,不需要上下游廠商開發新的主板、電源、風扇等,最終為客戶省錢。在中國構建節約型社會的大環境下,AMD技術和產品的顯著節能特性更具使用價值和深遠意義。
雙核處理器最能發揮它的效能的地方目前應該是服務器市場。由于服務器通常要求高性能的計算,這樣雙核就比單核有明顯的優勢,所以在商業的運用和企業級的運算里要比家用對雙核的需求多得多。AMD強大的計算平臺在數字內容制作(DCC)領域的應用尤其如火如荼,在中國乃至全球,各大電視臺、動畫、漫畫設計公司等,均采用AMD的64位平臺。
憑借強大的性能和出色的應用優勢,AMD將64位計算能力服務于全球的各個行業。其在遠程教育、石油勘探、電信、互聯網、金融、高性能計算等各個領域的成功應用,進一步印證了AMD雙核處理器創新的價值。
安裝完操作系統,就需要對服務器進行配置了,服務器之家特為大家準備了一些服務器常用的軟件,都是大家經常用的,沒有病毒,大家放心使用,地址http://www.zmynmublwnt.cn/so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