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是什么意思?
Visual Basic(簡稱VB)是Microsoft公司開發(fā)的一種通用的基于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為結構化的、模塊化的、面向對象的、包含協(xié)助開發(fā)環(huán)境的事件驅動為機制的可視化程序設計語言。是一種可用于微軟自家產(chǎn)品開發(fā)的語言。
“Visual” 指的是開發(fā)圖形用戶界面 (GUI) 的方法——不需編寫大量代碼去描述界面元素的外觀和位置,而只要把預先建立的對象add到屏幕上的一點即可。 “Basic”指的是 BASIC (Beginner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 語言,是一種在計算技術發(fā)展歷史上應用得最為廣泛的語言。
Visual Basic源自于BASIC編程語言。VB擁有圖形用戶界面(GUI)和快速應用程序開發(fā)(RAD)系統(tǒng),可以輕易的使用DAO、RDO、ADO連接數(shù)據(jù)庫,或者輕松的創(chuàng)建ActiveX控件,用于高效生成類型安全和面向對象的應用程序。程序員可以輕松的使用VB提供的組件快速建立一個應用程序。
vb編程語言有哪些特點及優(yōu)勢?
特點
VB 的中心思想就是要便于程序員使用,無論是新手或者專家。VB使用了可以簡單建立應用程序的GUI 系統(tǒng),但是又可以開發(fā)相當復雜的程序。VB 的程序是一種基于窗體的可視化組件安排的聯(lián)合,并且增加代碼來指定組件的屬性和方法。因為默認的屬性和方法已經(jīng)有一部分定義在了組件內,所以程序員不用寫多少代碼就可以完成一個簡單的程序。過去的版本里面 VB 程序的性能問題一直被放在了桌面上,但是隨著計算機速度的飛速增加,關于性能的爭論已經(jīng)越來越少。
窗體控件的增加和改變可以用拖放技術實現(xiàn)。一個排列滿控件的工具箱用來顯示可用控件(比如文本框或者按鈕)。每個控件都有自己的屬性和事件。默認的屬性值會在控件創(chuàng)建的時候提供,但是程序員也可以進行更改。很多的屬性值可以在運行時候隨著用戶的動作和修改進行改動,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動態(tài)的程序。舉個例子來說:窗體的大小改變事件中加入了可以改變控件位置的代碼,在運行時候每當用戶更改窗口大小,控件也會隨之改變位置。在文本框中的文字改變事件中加入相應的代碼,程序就能夠在文字輸入的時候自動翻譯或者阻止某些字符的輸入。
VB 的程序可以包含一個或多個窗體,或者是一個主窗體和多個子窗體,類似于操作系統(tǒng)的樣子。有很少功能的對話框窗口(比如沒有最大化和最小化按鈕的窗體)可以用來提供彈出功能。
VB 的組件既可以擁有用戶界面,也可以沒有。這樣一來服務器端程序就可以處理增加的模塊。
VB 使用參數(shù)計算的方法來進行垃圾收集,這個方法中包含有大量的對象,提供基本的面向對象支持。因為越來越多組件的出現(xiàn),程序員可以選用自己需要的擴展庫。和有些語言不一樣,VB 對大小寫不敏感,但是能自動轉換關鍵詞到標準的大小寫狀態(tài),以及強制使得符號表入口的實體的變量名稱遵循書寫規(guī)則。默認情況下字符串的比較是對大小寫敏感的,但是可以關閉這個功能。
VB 使得大量的外界控件有了自己的生存空間。大量的第三方控件針對 VB 提供。VB 也提供了建立、使用和重用這些控件的方法,但是由于語言問題,從一個應用程序創(chuàng)建另外一個并不簡單。
缺點
Visual Basic 語言具有不支持繼承、無原生支持多線程、異常處理不完善等三項明顯缺點,使其有所局限性(此些缺點皆已在 vb .net 獲得改進)。
不支持繼承
VB 5.0 和 VB 6.0 都是基于對象的編程語言,但是不包含繼承特性。VB 中提供了特殊的類的功能,但是還是不能滿足程序員的需求。
無原生支持多線程
Visual Basic 對于多線程無原生支持,只能通過Windows API的調用實現(xiàn),且極其的不穩(wěn)定。因為在API創(chuàng)建的線程中,并沒有自動初始化運行時庫,導致部分的函數(shù)無法使用。一般的,在VB6等早期的VB開發(fā)環(huán)境下,使用API創(chuàng)建線程的目的是完成容易使程序假死的大量數(shù)據(jù)或者邏輯的計算。
異常處理不完善
Visual Basic 中內置異常處理,即使未寫異常處理代碼,一旦用戶出錯也會彈出一個明確寫出出錯原因對話框,接著程序終止。
Visual Basic 中可以使用 Err.Raise拋出異常。對系統(tǒng)及用戶拋出的異常的處理常用兩種模式:一是使用 On Error Resume Next 處理錯誤;另一種是使用 On Error Goto 將運行引入錯誤處理代碼。但相對 C++ 等語言而言,這樣的異常處理破壞了代碼的結構。
vb語言發(fā)展歷史
1991年4月,微軟公司推出了 Visual Basic 1.0Windows版本,這個連接編程語言和用戶界面的進步被稱為Tripod(有些時候叫做Ruby),最初的設計是由阿蘭·庫珀(Alan Cooper)完成的。在當時,它是第一個“可視”的編程軟件。
而后多年,Visual Basic經(jīng)過多次發(fā)展,其發(fā)展歷程展示在“Visual Basic發(fā)展簡史”表中。
發(fā)布日期 |
名稱 |
說明 |
---|---|---|
.NET Framework 引入之前 |
||
1991-04 |
Visual Basic 1.0 Windows 版本 |
|
1992-09 |
Visual Basic 1.0 DOS 版本 |
|
1992-11 |
Visual Basic 2.0 |
對于上一個版本的界面和速度都有所改善。 |
1993-06 |
Visual Basic 3.0 |
包含一個數(shù)據(jù)引擎,可以直接讀取 Access 數(shù)據(jù)庫。 |
1995-08 |
Visual Basic 4.0 |
發(fā)布了32位和16位的版本。其中包含了對類的支持。 |
1997-02 |
Visual Basic 5.0 |
包含了對用戶自建控件的支持,且從這個版本開始 VB 可以支持中文。 |
1998-10 |
Visual Basic 6.0 |
|
.NET Framework 引入之后 |
||
2002-02 |
Visual Basic .NET 2002 (7.0) |
由于其使用了新的核心和特性,所以很多 VB 的程序員都要改寫程序。 |
2003-04 |
Visual Basic .NET 2003 (7.1) |
主要改進了運行狀況,提升了 IDE 以及運行時穩(wěn)定性。 |
2005-11 |
Visual Basic 2005 (8.0) |
是 vb .net 的重大轉變,微軟決意在其名稱中去掉了".NET"部份。VB2005 提供 My 偽命名空間、泛型、操作符重載等新語言特性。 |
2007-11 |
Visual Basic 2008 (9.0) |
提供支持 IIF 函數(shù)、匿名類、LINQ、Lambda 表達式、XML 數(shù)據(jù)結構等新語言特性。 |
2008-03 |
微軟宣布結束對于 VB 6.0 的延長支持。 |
|
2010-04 |
Visual Studio 2010 (10.0) |
提供支持 Dynamic Language Runtime (DLR)、自動實現(xiàn)屬性、集合初始化、不需要在代碼斷行書寫時輸入下劃線“_”等新語言特性。 |
2012-05 |
Visual Studio 2012 (11.0) RC |
提供支持更簡易的異步編程(Asynchronous Programming)、Iterator、擴充 Global 關鍵詞等新語言特性。 |
2013-11-13-2 |
Visual Studio 2013 |
|
2014-11-13 |
Visual Studio 2015 |
Windows、iOS 以及 Android應用開發(f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