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static 是 java 語言中的關鍵字,意思是“靜態的”,它可以用來修飾變量、方法、代碼塊等,修飾的變量叫做靜態變量,修飾的方法叫做靜態方法,修飾的代碼塊叫做靜態代碼塊。
初學stat
引言
static 是 java 語言中的關鍵字,意思是“靜態的”,它可以用來修飾變量、方法、代碼塊等,修飾的變量叫做靜態變量,修飾的方法叫做靜態方法,修飾的代碼塊叫做靜態代碼塊。
初學static的最大的問題就是:static有什么用?什么時候用?這里先說一下static的作用:
static的作用就是用于區分成員變量、方法、內部類、初始化塊這四種成員到底屬于類本身還是屬于實例
這篇文章先介紹靜態變量,后面幾種會再下面的篇章中分別介紹
靜態變量是成員變量的一種,靜態變量存儲在方法區中,則它在類加載時就會進行初始化,所以靜態變量訪問的時候不需要創建實例(對象),直接可以通過類名來訪問;
什么時候使用靜態變量?
先來看一個代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
public class StaticTest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hinese c1 = new Chinese( "張三" , "333333333333" , "中國" ); System.out.print( "姓名:" + c1.name); System.out.print( " 身份證號:" + c1.idNum); System.out.println( " 國籍:" + c1.nation); Chinese c2 = new Chinese( "李四" , "444444444444" , "中國" ); System.out.print( "姓名:" + c2.name); System.out.print( " 身份證號:" + c2.idNum); System.out.println( " 國籍:" + c2.nation); } } class Chinese { // 姓名; 實例變量 String name; //身份證號; 實例變量 String idNum; //國籍; 實例變量 String nation; //無參構造器 public Chinese() {} //有參構造器 public Chinese(String myName, String myIdNum, String myNation) { this .name = myName; this .idNum = myIdNum; this .nation = myNation; } } |
輸出結果:
姓名:張三 身份證號:333333333333 國籍:中國
姓名:李四 身份證號:444444444444 國籍:中國
可以看出來,這個Chinese類抽象的是中國人,所以這里面”國籍“實例變量就可以聲明為靜態變量,讓國籍固定為chinese;
訪問時只需要用Chinese類來訪問就可以了;
代碼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
public class StaticTest0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hinese c1 = new Chinese( "張三" , "333333333333" ); System.out.print( "姓名:" + c1.name); System.out.print( " 身份證號:" + c1.idNum); // 靜態變量不需要實例化,只需要用類來訪問就可以了 System.out.println( " 國籍:" + Chinese.nation); Chinese c2 = new Chinese( "李四" , "444444444444" ); System.out.print( "姓名:" + c2.name); System.out.print( " 身份證號:" + c2.idNum); System.out.println( " 國籍:" + Chinese.nation); } } class Chinese { // 姓名; 實例變量 String name; //身份證號; 實例變量 String idNum; //國籍; 靜態變量 static String nation = "中國" ; //無參構造器 public Chinese() {} //有參構造器 public Chinese(String myName, String myIdNum) { this .name = myName; this .idNum = myIdNum; } } |
輸出結果:
姓名:張三 身份證號:333333333333 國籍:中國
姓名:李四 身份證號:444444444444 國籍:中國
可以看到輸出結果都是一樣的,這時候應該會有一個疑問:既然輸出結果都一樣,那么用靜態變量有什么用呢?
這就涉及到底層的內存了,簡單說一下,實例變量都存放在堆中,每一個實例變量都會占有一定的內存空間,像”國籍“這個實例變量同樣每聲明一個對象就會多占用一塊空間,而靜態變量存放在方法區中,而且只需要聲明一次,這個類就可以一直用;
所以,如果這個類的所有對象的屬性值都是一樣的,不建議定義為實例變量,會浪費內存空間;
建議定義為靜態變量,在方法區中只保留一份,節省內存的開銷;
小總結
對于靜態變量,
對象級別的變量不需要static
類級別的變量需要static
對象級別:一個對象對應一份數據,各個對象都可以不同
類級別: 所有對象對應一份數據,各個對象都一樣
引用訪問靜態變量
靜態變量可以使用引用去訪問,但實際上在執行過程中,引用所指向的對象并沒有參與,如果是空引用訪問實例變量,程序一定會發生空指針異常,但是如果用空引用訪問靜態變量,程序并沒有發生空指針異常,所以通過引用訪問靜態變量實際上還是直接通過類去訪問的
測試代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
public class StaticTest0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hinese c = new Chinese( "張三" , "3333333333" ); System.out.print( "姓名:" + c.name); System.out.print( " 身份證號:" + c.idNum); //這里使用引用調用了靜態變量nation System.out.println( " 國籍:" + c.nation); //將引用c置空 c = null ; /* 這兩個實例變量當引用c置空后就它所指向的實例就無法從堆內存中找到了 System.out.print("姓名:" + c.name); System.out.print(" 身份證號:" + c.idNum); */ //而因為nation是靜態變量,存放在方法區中,還是可以找到; System.out.println( " 國籍:" + c.nation); } } class Chinese { // 姓名; 實例變量 String name; //身份證號; 實例變量 String idNum; //國籍; 靜態變量 static String nation = "中國" ; // 無參構造器 public Chinese() {} // 有參構造器 public Chinese(String myName, String myIdNum) { this .name = myName; this .idNum = myIdNum; } } |
小總結
通過代碼測試,可以知道通過引用也可以訪問靜態變量,但是知道就行,不要這樣做,因為采用引用方式訪問的時候,程序員會認為你訪問的是實例變量,就會給程序員產生困惑;
總結
對于靜態變量,我們需要掌握它的用法、特點,要記住,只要與實例有關系的,必須先創建對象,然后通過引用的方式去訪問,如果空引用訪問實例相關的成員,必然會出現空指針異常;所有靜態相關的,直接使用類名去訪問,雖然靜態相關的成員也能使用引用去訪問,但是不要去使用,養成良好的代碼習慣很重要!
本篇文章就到這里了,希望能夠給你帶來幫助,也希望您能夠多多關注服務器之家的更多內容!
原文鏈接:https://blog.csdn.net/YXXXYX/article/details/120118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