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碼在今年徹底火了起來,引發各方論戰,釘釘、騰訊云等加碼布局,在剛剛過去的阿里云峰會上,釘釘的低代碼毫無疑問又成為了重頭戲,釘釘正式對外發布國內首個低代碼開發聚合平臺——“搭”低代碼應用廣場。
根據ResearchAndMarkets.com,全球低碼開發平臺市場預計將從2020年的132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455億美元,預測期內年均增長率為28.1%。
引入一個低代碼平臺要考慮到成本、功能、集成和性能等各方面的問題,為了確保低代碼平臺的實施成功,應該從何處著手呢?
低代碼平臺AINS的CEO Moe Goswami給出了他的建議,為了在低代碼平臺上獲得成功,企業組織需要在軟件開發生命周期(SDLC)中采用一種經過驗證的方法,要在企業層面進行完整的流程改造,企業軟件開發團隊的角色和職責將發生重大變化,最終實現一個更快的、連續的、端到端的SDLC。
有很多可供選擇的方法,比如DevOps和DevSecOps或敏捷框架(如Scaled Agile Framework [SAFe], Kanban和Scrum)。選擇什么樣的方法將取決于最終要實現怎樣的SDLC。正如Forrester公司的分析師Diego Lo Giudice所指出的,如果組織優先考慮增強“快速的客戶體驗”,可以選擇采用敏捷框架,DevOps則更注重“持續的創新流”。
Moe Goswami指出遵循以下四個步驟將有助于低代碼平臺的成功。
(1) 確定平臺管理員,提供必要的平臺新功能培訓,包括易于學習的快速開發可視化工具。
(2) 配置平臺認證、一般設置、安全、審計跟蹤設置和開箱即用的連接器,以滿足企業的安全要求。
(3) 為企業授權進行安全審查。
(4) 在確定角色和責任并授予許可后,向業務解決方案團隊授予訪問權,開始應用開發。
當然,采用低代碼平臺會遇到很多挑戰,一個常見的挑戰是來自現有開發團隊的阻力,他們可能對低代碼工具不感興趣,滿足于現狀。Moe Goswami認為,來自領導層的強有力地指導和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的計劃來評估、實施和維護一個低代碼解決方案,可以幫助說服開發者轉變觀念。向開發團隊展示低代碼平臺如何通過簡化應用程序的原型設計、交付和維護來使工作變得更容易,這也應該有助于緩解阻力。
雖然現在業內對于低代碼的應用還有一些爭論,很多企業通過應用低代碼解決了自身問題。我們知道,很多時候企業引入一個低代碼平臺,并不是單純的引入一個技術產品,涉及到組織流程的改造,涉及到人的改變和接受,這些比較關鍵。一方面通過技術手段降低使用的復雜度,在管理層提供政策、制度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需要讓相關人員切實看到效益,自下而上自發采用相關技術產品,這樣能提高一些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