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WiFi 6近兩年開始逐漸普及,而對于企業來說,WiFi 6更是可以幫助自身煥然一新的技術。
根據《GSMA:2019年全球移動經濟報告》和《華為GIV 2025》的預測,到2025年全球5G用戶數量將達到28億,IoT聯接數量將達到1000億,華為預計,其中通過WiFi 6聯接終端數將達到800億。
相較WiFi 5,WiFi 6可實現網絡帶寬提升4倍,并發用戶數提升4倍,網絡時延從平均30ms降低至20ms,對多種物理層、MAC層、多用戶MIMO進行了深層革新,支持8條空間流。
這些改變帶來的直接影響是,更多的數據在高密度環境下實現了更高的交互和分析效率,數據價值的最大化讓用戶體驗發生了根本性的演進,成千上萬的數字化設備在低時延、零丟包的無線網絡串聯下,為生產與運營賦予了新的場景能力。
早在2019年,WiFi 6在企業中就開始商用。基于WiFi 6的芯片、無線AP、各類終端密集上線,使得通信管道必須要滿足應用的嚴苛需求,企業的WiFi網絡也不再是簡單的信號收發物理機,而是可以為數字化業務貢獻價值的新型網絡體系,尤其是在疊加了AI和云端的能力之后。這一趨勢下,每AP支持10Gbps的帶寬將成為常態。
園區網絡是企業開展業務的核心區域,所承擔的場景從辦公或訪客網遷移到了生產環境,滲透到關鍵業務系統意味著企業內部對成本支出(CAPEX和OPEX)和聯接體驗格外看重,多IoT應用、混合組網不僅需要多組網之間的站點融合,還要規劃好帶寬分配避免信道干擾。未來的園區網絡中,移動化、碎片化、智能化的終端分布,以及有線網、無線網、物聯網的融合會是人、物、應用之間的交互通路。
從企業的需求側來看,VR已從概念走進了現實,無線VR需要的帶寬是傳統的帶寬的2-3倍,高清互動的VR每用戶需要100Mbps的帶寬,網絡時延要低于15ms,才能讓用戶體驗到身臨其境,以8K視頻和Cloud VR/AR為代表的富媒體應用,對網絡帶寬(單機200Mbps)和時延(E2E 30ms,網絡方面低于10ms)則要更苛刻。
在工業生產領域,倉儲自動化需要機器人的幫忙,運行速度2米/秒的AGV小車在一個倉庫里往往會有50-600輛,它們在將物品精準送至指定位置的過程中一旦發生故障(如丟包卡頓)就會彼此影響,導致廠房運輸癱瘓數小時,因此0零丟包的網絡支撐至關重要。
與WiFi 5及之前的標準相比,WiFi 6借助OFDMA頻分復用技術實現了更細的信道資源分配、更好的QOS、更多的用戶并發及更高的用戶帶寬,并且利用DL OFDMA技術(下行)和UL OFDMA技術(上行)既增加了系統并發接入量、均衡了吞吐量,又提升了多用戶并發場景效率,大幅降低應用時延。
另根據Dell'Oro預測,從2020年開始WiFi 6市場占有率將顯著增長,隨著WiFi 6芯片的成熟及支持WiFi 6終端的日益普及,到2023年預計支持WiFi 6的企業級室內AP出貨量將達到3千萬臺,占全球企業級室內AP出貨量的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