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學習activemq的集群部署,就在電腦上安裝了vm,在里面裝了3個centos7系統。可是在選擇用哪種方式聯網時,費了太大的勁,實在麻煩,本來在此之前是有做過的,可是忘了到底怎么配置的了。剛開始選擇了橋接,就在網上找了各種文章去看,去試著配置,可是怎么弄都不行,一直存在宿主機可以ping通虛擬機可以虛擬機ping不同宿主機和虛擬機不能上網的問題,弄了很久都沒解決問題,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索性就換成了nat的方式來做,功夫不負有心人,不一會的時間就搞定了,看來做事情之前選擇處理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為了以備下次使用,想了想還是記下來吧。
1、第一步肯定是安裝vm和安裝centos,我用的是vm12和64位的centos7。
在vmware上安裝centos7(圖文):http://www.zmynmublwnt.cn/article/131788.html
2、都安裝好之后
1)本地主機的網絡鏈接設置會多出兩個連接,vmnet1和vmnet8,nat會用到vmnet8,等下再詳細的設置它的ip等。
2)啟動vm,點擊“編輯”下的“虛擬網絡編輯器”
選中vmnet8,設置子網和子網掩碼,如圖中的1處,此處我用的默認值。然后點擊圖中2處的“nat設置”
如圖中的紅圈內的內容,設置網關,此處也使用的默認值。
3)設置宿主機的vmnet8的ip等。這里就必須要把vmnet8的ip地址跟第二步中的子網設置到同一個網段,網關也要一樣
4)將虛擬機的網絡適配設置成nat模式
5)啟動虛擬機,設置虛擬機的ip等,用手動的方式來設置
用命令:
1
|
#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o16777736 |
編輯配置文件內容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type =ethernet bootproto=static defroute= yes peerdns= yes peerroutes= yes ipv4_failure_fatal= yes ipv6init=no ipv6_autoconf=no ipv6_defroute=no ipv6_peerdns=no ipv6_peerroutes=no ipv6_failure_fatal=no name=eno16777736 uuid=61255d3d-2573-44ce-8109-8f61866f48ca device=eno16777736 onboot= yes ipaddr=192.168.202.66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202.2 |
此處的ip需要和宿主機中的vmnet8的ip在同一個網段,網關一致
6)設置虛擬機的dns
# vim /etc/networkmanager/networkmanager.conf 修改該文件,在main部分添加 “dns=none” 選項:
1
2
3
|
[main] plugins=ifcfg-rh dns=none |
networkmanager重新裝載上面修改的配置
1
|
#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manager.service |
手工修改 /etc/resolv.conf
1
2
3
4
5
6
7
8
9
10
|
# generated by networkmanager # no nameservers found; try putting dns servers into your # ifcfg files in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like so: nameserver 192.168.8.150 nameserver 192.168.8.8 nameserver 8.8.8.8 nameserver 114.114.114.114 # domain=lab.foo.com bar.foo.com 重啟虛擬機網卡 #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
3、這樣就可以和宿主機相互ping通,并可以訪問外網了。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服務器之家。
原文鏈接:http://blog.csdn.net/eric520zenobia/article/details/52292576